攀枝花床垫销售组

高三生,请先把自己当个“人”来看

只看楼主 收藏 回复
  • - -
楼主

纵观近几年高考题,命题者的思路越来越调整到以人为本上,也就是首先要把学生当成一个活生生的人,而且这个人已经十七八岁了,理应具备了一定的观察生活思考生活的能力,能用基本的地理思维来分析生活中常见现象。可悲的是,学生早已不是人了,成了整天憋在学校里的做题机器,几乎所有的经验都不是来自现实生活,而是来自巨量的试题。老师如果上课再不联系实际生活,也是就题论题,空对空地给同学们讲,那么这些孩子不光高考这一关过不了,估计面对整个人生也变得兴味索然。

目前的高考要求学生必须把自己当人看。你千万别笑,怎么学生就不是人了?对!高三的孩子普遍患有刷题综合症,这都是由于过度迷信“题海战术”。大量的做题会带来一定程度上成绩的提升,但也让学生的分析角度被做过的题目严重束缚,开始脱离实际生产生活,表达出来的尽是空话套话,不接地气。  

为什么全国卷文综地理地球运动考得越来越少,据传说是因为负责地球运动的专家已经退休了。这一部分知识又如此精细,别人不敢触碰担心会引起争议,索性就淡化了。的确近些年的高考题确实有严重的雷同性,应该是同一拨人相同的反应模式的体现。这不是命题专家想回避就能回避的,因同一个人的思维方式很难改变。

高考题目的背后是人性、是处境、是选择。 

高考文综综合题的材料就如同积木,命题专家在做一个搭积木的游戏,将各种信息进行取舍,对考生进行不同侧重点的刺激和暗示。其本质是一个资源配置的过程。考生理应意识到,材料中呈现的每一句话都有用,都在提示你,引导你向着正确的方向思考。好像在清朝后宫伺候慈溪,必须学会察言观色。 高三二轮复习就是要打通知识之间幽微的通道。

高考题的图例使用大有讲究,值得用一个专题来研究。比如“沼泽”和“瀑布”。图例大多潜藏着很多暗示,承载着信息埋藏的功能。

你问一个孩子冬天哪里晒太阳最好?他可能会回答“操场上”或“海边”。这样的回答当然不接地气。你要问农村老太太,答案立刻就出来“南墙根!”

为什么必须要靠着一面墙呢?因为墙能挡冬季风。

中国的冬季,影响气温的主要因素绝不是纬度,而是寒潮,是冷空气!纬度形成的太阳高度角和昼长的差异并不是最主要的。这一点从生活体会不难得出。

我们可以从南墙根进一步推演,得出一个好房子的区位条件,那就是冬暖夏凉。中国传统文化讲究“东青龙,南朱雀,西白 虎,北玄武”。也即是坐北朝南,北面最好有座山,南面最好有个湖。先看冬天,山会阻挡冬季的冷空气;而湖泊自然因为其比热容比较大,起到增温的作用。再看夏季,湖泊还会用大的比热容起到降温的作用。在一点就是,湖泊作为平坦的水面,对风的阻力非常小。打开窗户,迎面就会吹来凉爽的风。就像《让我们荡起双桨》中唱得一样。

然后我们的视野放眼全国,哪里也符合这样的格局呢?汉江谷地和四川盆地都可以。背后是秦岭和大巴山。曾经做过的攀枝花的冬季避寒的高考题就和这一个知识点是相同的。

再看到全世界,你就会发现曾经举办过冬奥会的索契也非常类似于这个格局。背后是大高加索山,前面是黑海。

拿起我们的花盆,你会发现底部有几个小眼,干嘛用的呢?排水!植物有两个最怕,一个是最怕冻,一个是最怕涝!植物并不怕旱。长时间不浇水它是不会死的。近几年的高考题经常以某种农作物为载体,试题设计上也多半会涉及排水的问题。

到了二轮,我们老师就应该敢迈出关键的一步。能不能从高考题的答案倒推,仔细分析高考题命题的思想,将传统的二轮复习的专题调整一些,避免假大空的讲,而是有的放矢。很多专题没必要做得这么大,越大往往越空洞,不妨将一个大专题化解为一个个的小专题。

举个例子,农业。传统的专题复习我就不用说了。我们可不可以变通一下,来个“高质量农产品”的专题,看看会有哪些因素影响农产品的品质。

首先是昼夜温差。昼夜温差越大,有机物的积累就越多,这是结论,关键还要让孩子们分析什么样的情况下会出现昼夜温差大的情况。1.晴天多降水少的地区;2.海拔高的地区;3.中纬度地区;4.细微的人类活动,比如铺鹅卵石、建石墙等。

再就是生长期。越长,有机物积累的越好。有哪些条件具备呢?一年一熟的地区,比如东北、青藏,青藏高原的条件比东北还要好,因为它光照要比东北好。

还有光照。光照越强,农作物的品质就会越高。1.内陆地区或高压控制下的晴朗天气;2.高原地区;3.在地面上铺锡箔纸。

还有热量。1.纬度低;2.大气逆辐射强;3.河谷地区;4.塑料大棚、地膜。

还有土壤。1.冲积扇或洪积扇;2.中下游平原;3.三角洲;4.河漫滩;5.河谷地区。

还有洁净水源。1.高山冰雪融水;2.人类开发历史短、污染小的地区;3.农药化肥使用少的地区;

还有排水条件。1.河谷坡地上;2.台地上;3.沟垄配合;4.丘陵地区;5.水利工程建设。

还有很少发生冻害。1.后面山脉阻挡;2.靠近一片水域;3.逆温;4.距离冬季风策源地远。

最后是科技。人工培育出优良品种。

如此,就可以让学生把大量做题的经验通过逆向梳理变成清晰可见的知识体系。

通过高考题的研究,我们会发现很多情况下的我们的讲课并未切中要害,总是隔靴搔痒。比如讲述大气环流,讲到季风,要让孩子明确季风其实就是气压带风带在大陆东岸的变态表现,是一个怪胎。讲季风,老师不能仅仅停留在季风的形成原因、风向上,这对于高考而言意义不大。你一定要给孩子明确,冬季风的势力强于夏季风,中国仅存的不受冬季风影响的地区有哪些?什么样的地区不容易受低温冻害影响。你还要给孩子们明确冬季气温月均温和夏季月均温的数据概念。比如生活中气温24度和26度的时候,人体的感知是完全不一样。24度还比较舒适,26度就比较热了。也就是说,老师们的讲课一定要联系生产生活。

目前的高考题已经很少再在空间定位上难为孩子们了,文字材料会直接把地点告诉你。之所以还会把经纬线画出来,是为了避免歧义。

我们还可以就“沙子”给同学们做个专题。沙子分为河沙和沙漠。河沙就是河道里的沙子,河沙的沉积和哪些因素相关呢?流量、流速、坡度、降水、植被都可以影响河沙的多少。沙漠又分为温带沙漠和热带沙漠。二者成因不同,温带沙漠的形成的位置一个是内陆地区,因为距海遥远,水汽难以到达;另一个位置是海边,海水的沉积会形成沙漠,这种情况又与盛行风有很大关系。温带沙漠还是出现沙丘,沙丘的形状又可以倒推盛行风向。热带沙漠则与副热带高气压带和信风带有关,寒流对热带沙漠的形成也起到了促进作用。沙尘暴实际上就是沙子被风力搬运走了的过程。沙尘暴多发无外乎两个基本条件:一是干旱,二是大风。干旱与海陆位置和气压带风带有关;而大风的影响因素就比较多,首先是温度差大导致的气压梯度力大,再就是距离策源地近,还有狭管效应、没有植被下垫面平坦阻力小等因素密切相关。

以上举的两个小专题的例子之所以能取得好的教学效果,就是因为将学生大量做题后积累的碎片化知识成功地萃取成一个整体。给人眼前一亮、豁然开朗的感觉。

老师们和同学们可以试着按此思路总结归纳自己所学的知识。

概括一下,二轮复习应该注意的要点如下:

【知识活体】高三二轮的复习,应该让知识活起来,让知识紧密联系生产生活,产生生命力,而不是枯燥干吧的死知识。

【知识拼图】将学生学过的知识整合成一个整体,前勾后连,融会贯通,自成一体,举一反三。

【亲历移情】让孩子们胸中的格局变大,由点到面,知识迁移,万变不离其宗,用熟悉的思路解决陌生情境下的新问题。

【数理思维】重视数据的力量,很多事物的理解从量变到质变是有一个转折点的,学生应该熟知常见的地理事物的转折点。比如降水湿润与干旱之间的降水量差别,人口老龄化的标志等。

“人生若只如初见”,高考题我们是不会押到的,我们只有一次同高考试题见面的机会,那就是在考场上,匆匆交手,擦肩而过。却要展开一番殊死搏斗,想想也够残忍的。

辛弃疾《青玉案.元夕》 中写道:蛾儿雪柳黄金缕, 笑语盈盈暗香去。 众里寻他千百度, 蓦然回首,那人却在, 灯火阑珊处。 

“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暗香”指的就是高考试题呈现的材料,指的是命题人的资源配置,同学们应该从这些材料中准确搜寻到命题者的意图。“ 众里寻他千百度 ”指的就是同学们平时的大量做题。当你百炼成钢,炉火纯青之际,就可以达到“蓦然回首,那人却在, 灯火阑珊处。 ”的境界了。


举报 | 1楼 回复

友情链接